□ 本報評論員 肖暢
  國家發改委、衛生計生委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三部門將對醫療服務價格實行負面清單管理,不在公立醫療機構名錄的醫院,醫療服務價格一律放開,符合醫保定點相關規定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納入醫保範圍。
 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“鼓勵社會資本辦醫”,今年初衛計委等部門也出台了鼓勵社會辦醫政策性文件,此次價格負面清單管理進一步落實、細化該政策。這個落實與細化,主要體現在“進一步放開了非營利性的民營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”。也就是說,非公醫療機構儘管有營利、非營利之分,但價格手段都開始市場化。這是對非公醫療機構定位的充分明確,即“投向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服務領域”。
  至此,我國醫療機構改革方向基本清楚:公立醫院重基本醫療,非公醫院針對多元需求,互為補充,並有差異化競爭。嚴格來說,這一方向體現為對既往幾次醫改經驗教訓的總結,既不再一味政府包辦,也不是全盤市場化,而是以政府與市場有分工、分層次、公平與效率兼顧為原則。在這個基礎上,非公醫院不再是配角、附屬、彌補不足的角色,而是一種分工、參與的角色,與公辦醫療機構只是身兼不同任務,但重要性一致。
  當然,一直以來的經驗告訴人們,醫療這種社會事業一旦交給市場,難免亂象叢生,早期很多地方醫療全盤市場化的亂象即是前車之鑒。民辦醫院、民辦學校等等,其社會形象向來也不是很光鮮。社會資本進入這些事關國計民生的領域,給人的印象往往就是撈錢,沒有責任感,讓人不放心。可能因此就會有人擔心,非公醫療機構由市場定價,會不會在看病貴的問題上推波助瀾,沒有解決問題,反使其加劇?
  對此,政府監管尤其重要,而公立醫療機構在基礎醫療服務上的托底,以及非公醫療機構納入醫保體系,也都是堅守公益性的努力。今天,諸多社會事業改革,無可避免的都開始牽涉市場環節,離不開價格杠桿作用;但另一方面,早期的一些改革教訓又往往總結為“市場失靈”。這一矛盾如何解決?擺在當前的一個課題便是政府如何與市場分工,拿來市場之效力,又避免市場之弊端,這需要有更多的探索。
  長期以來,一些非公機構名為市場補充力量,實為撈錢工具,無法贏得人們的信任,而往往“市場”承擔了全部罪名。事實上,大量非公機構一開始就面臨身份問題、定位問題,社會責任與自身生存的關係一直無法釐清,往往導致各種民辦學校、民辦醫院、民辦幼兒園在市場盲區夾縫求生,既無責任也無服務質量,魚龍混雜,亂象叢生。這就是說,對它們而言,市場不像市場,公益無所謂公益,“社會資本”形象淪為獐頭鼠目,左右逢源卻兩頭不受歡迎。所以,問題不在於市場和亂象天然掛鉤,其實根本就是市場也沒給足,管理又不到位。
  在強調政府與市場關係的今天,政府向市場充分放權,很多職能開始下放,不再凡事親力親為,譬如公辦醫療機構強調管、辦分離,非公醫療機構不得干涉其定價。以前,政府退身往往變成撇清責任,如今,政府退身但責任還得在,關鍵在於政府與市場將從切割變成分工,轉變思維方式,譬如政府不得干涉非公醫療的價格,但監管必須到位,且如何購買其服務,如何通過醫保實現市場醫療公益化,是不可迴避的任務。
  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,那種一放就亂、一收就死的死循環,正是改革的重點對象。  (原標題:社會辦醫,讓市場與公益相得益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z29fzivi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